近日,“提前还房贷”连续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点话题。
提前还贷怎么就突然热了起来?在法律层面是否可行?提前还贷划算吗?
“提前还款是否构成违约需要根据借款合同的具体内容等来进行判断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记者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五百三十条规定,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,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。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,由债务人负担。
“法律相当于平衡了银行(债权人)与购房者(债务人)之间的利益,即购房者有权提前偿还贷款,对于其提前履行债务给银行增加的运营成本等费用,由购房者负担。银行作为债权人,是否允许购房者提前还款以及是否收取一定的违约金或补偿金等,需要根据其与购房者签订的贷款合同来决定。如果双方的贷款合同中规定,提前还房贷需要支付违约金或补偿金,就需要按照合同执行收取费用。”刘俊海说。
刘俊海还对提前还房贷的时间做出分析,他表示,如果贷款合同没有约定提前还房贷的具体时间限制,购房者需要与银行预约时间。此外,如果银行故意拖延办理提前还贷,可通过向贷款银行总行进行投诉、向银保监会和政务部门进行投诉、向法院起诉这三种渠道维护购房者自身合法权益。
“要不要提前还房贷还需理性考虑。”董希淼表示,判断是否需要提前还房贷,最直接的方式是看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覆盖贷款利息。如果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,则可考虑将资金更多用于投资;反之则可以考虑部分或全部偿还贷款。此外,还需要为自己生活、养老等留足资金。
董希淼进一步解释,从还款方式看,一般来说等额本金这种还款方式前期偿还的本金多、利息少,相比来说提前还款会更划算一点;等额本息这种还款方式前期偿还的利息多、本金少,如果还款已过半,其实可以不考虑提前还款。
董希淼也提醒,“提前还房贷切莫盲目跟风。购房者的贷款合同千差万别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既要考虑自己的投资能力和资金安排,也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和房贷利率变化,综合作出判断。”